老大哥和環形監獄的運作基礎是教導人們自我監督,但監控資本主義通常是要設計地讓人不會察覺。
歌劇院約有1000名全職員工加入工會,他們自4月以來就放無薪假,同時歌劇院持續提供健保。此外,活動也將向2020年重點工作者和具有特殊貢獻者致敬。
永遠別低估疫情的可能性,也別試圖過度樂觀。」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(Centers for DiseaseControl and Prevention, CDC)主任芮斐德(RobertRedfield)也已警告美國民眾,準備面臨「公共衛生角度上美國歷來最糟糕的秋天」,因為有可能出現武漢肺炎和流感「雙疫情」,造成醫院負荷過重。在布魯克林區,威廉斯堡(Williamsburg)社區的採檢陽性率為2%,在包括米德伍德(Midwood)、自治市公園(Borough Park)與本森赫斯特(Bensonhurst)的南部社區,陽性率達4.71%,官員擔憂疫情惡化。」 威斯康辛州過去兩週來,在全美確診病例數增加幅度上名列前茅,而檢測呈陽性反應占受檢人數的17%,比率為全美各州第2位。自3月中,疫情席捲紐約市以來,藝文界就陷入黑暗,且這種狀態可能會無限期延續。
預期這波疫情到年底都很難止息,因此每年跨年備受矚目的紐約時報廣場(Times Square)倒數活動也受影響。」 《中央社》報導,如今美國每日新增的確診數雖已較7月高峰時減少約50%,但平均每天仍有近4萬例,在已開發國家中居首。目前台灣所採取的政策是以振興券的方式提升民眾消費。
採用這種消費券政策的政府或政治人物認為,他們瞭解所有人民的需求,以及想控制人民如何使用金錢。它或許不是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萬靈丹,但絕對是一個進步社會中所需包含的重要元素之一有研究指出,當人在經濟不安全的狀況下,會造成人的智商衰退,使人的理性思考、策略規劃、與人相處等能力都受到嚴重的影響。若以相同的概念來解釋,任何一個公民,都應有權利共同享有國家的財富。
同時也是《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》一書作者的Guy Standing在此次採訪中,提到疫情之於社會的影響。你對台灣的因應政策有何看法? Guy:我非常反對使用任何形式的消費券(voucher,包含振興券、現金券等),因為這限制了人們的自由。
基本收入有幾個重要的核心價值: 第一,國家應把全體國民所集體擁有的公共財富回饋給人民 這個概念又被稱為社會紅利(Social Dividend)。也因此,我認為我們需要基本收入制度來面對未來的世界。儘管基本收入無法給予人們完整的富足,但只有人們滿足基本的安全感以後,才有能力去長期規劃人生。新冠肺炎疫情(COVID-19)蔓延全球,數億人因而失去工作,這可能是自經濟大蕭條以後,全球經濟面臨最嚴峻的考驗。
另外你可能聽過、看過或感同身受的一本書──《不穩定無產階級》,Guy Standing正是這本書的作者。儘管基本收入(Basic Income)不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,但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元素之一(progressive vision to a great society.)。在現行的社會中,我們都能繼承來自過去祖先所擁有的私有財富。在過去許多基本收入試點計劃中都能發現,基本收入能協助女性脫離不良的家庭關係(如:家暴),因為基本收入能保障她們離開這些關係後,仍有能力可以獨立生活。
以下是Guy Standing(以下簡稱Guy)接受UBI Taiwan專訪記要,以第一人稱呈現訪談內容。不論是在制度面如身份認定上的問題,以及政策制定層面上究竟應納入哪些組群作為紓困對象,都是非常複雜難解的問題。
目前台灣所採取的政策是以振興券的方式提升民眾消費。若在台灣實行基本收入的政策,可能會有一些非法移民,或是常居國外的台灣人,不會被認為是這個政策所應保障的對象。
近期由於疫情的衝擊,不論是個人、家庭或是社會都變得脆弱,安全感的重要性就更被凸顯,這也是我們在疫情期間學到非常重要的一課。同時,要建立一個消費券系統的行政成本是非常高昂的,而且在過程中非常有可能產生貪污舞弊的問題。第二,提升人的自由 基本收入透過滿足基本需求,提升經濟安全感,能使人們有擁有拒絕的權利,以及反抗權力壓迫的權利,進而獲得更多自由。也因此,各國政府紛紛祭出多種紓困政策來挽救經濟,而在這之中,基本收入一詞又成為眾所矚目的議題。理想上,我們當然希望基本收入是人人都能享有,但在實務與政治上仍可能會有些限制。UBI Taiwan:你會如何定義無條件基本收入,它的核心概念為何? Guy:基本收入有個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,即每個合法公民都應享有最基本的經濟權利。
現金紓困政策的部分,我也反對只將現金補助提供給特定的族群。它或許不是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萬靈丹,但絕對是一個進步社會中所需包含的重要元素之一。
採用這種消費券政策的政府或政治人物認為,他們瞭解所有人民的需求,以及想控制人民如何使用金錢。作為相當多產的學者,他非常關注勞工經濟領域、勞工政策、社會安全網等議題,近年來更是關注不穩定無產階級的興起以及基本收入的必要性。
我通常會使用基本收入而非無條件基本收入(Universal Basic Income)這個詞,因為在實務上基本收入的政策很難真的涵蓋所有人。舉例來說,在現今的社會中,大部分女性仍然處於較弱勢的地位。
他認為,此次疫情讓我們了解到,人們需要透過一種新的收入分配方式,來給予人們安全感。也就是說,不論任何種族、年齡、性別,就業或結婚與否,都不會是影響一個人是否能領取基本收入的因素。Photo Credit: 中央社 UBI Taiwan:在疫情期間,台灣社會也有許多因應疫情的政策討論。Guy Standing作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發展研究教授,以及基本收入的全球性組織(Basic Income Earth Network, BIEN)的創辦人,他認為隨著全球化的開展,社會中的非典型勞動者,長期處於低薪、工作不穩定的情況,這些社會上的「不穩定無產階級」對於疫情衝擊的抵抗程度尤其低落。
尤其是在社會中相對弱勢的族群。第三,提供最基本的安全需求 「安全感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基本需求。
另外,現金的紓困則是針對特定的對象(如:計程車司機),以確保政府的預算提供給真正需要的人。文:宋至晟、黃允則(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) 2020年的開展似乎不是那麼順遂。
這種做法不同於可以自由使用的現金,使人民只能依照政府的規則,在受限制的範圍內使用這些消費券公路總局的資訊公開也有待加強,勞動部及環保署,針對違法雇主以及汙染業者,設有「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(雇主)查詢系統」、「列管污染源資料查詢系統」、「列管事業污染源裁處資料」以及「即時監測資料」,但是公路總局及各地主管機關,針對違法的客運及市區公車業者,卻沒有公開查詢機制,把乘客的安全置於度外。
比照勞動部及環保署,公佈違反《公路法》及汽車運輸管理規則之違法名單。落實《公路法》第47條、第77條及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》第28條,勒令累犯業者部分停業,直至改善。接受大量政府補助的客運業者,擔負起公共運輸的任務,就不應該放任違法事項一再重演,一手拿高額補助,另一手把違法罰款當作繳納保護費,而這個保護費還低的可憐。違反《勞基法》 《勞基法》的部分,三重客運這五年來違法13次,違法金額高達220萬,2019年勞動部實施專案勞檢,裁罰45萬元。
呼籲交通部 公路總局應檢討累犯業者之補助金額,視違法情節調降甚至刪除。文:林佳瑋 全台客運公車大體檢:雙北市──三重客運違法第一名 這星期內湖發生三重客運司機失控撞上人行道,造成一死一傷,撞毀24台機車,引發外界震撼。
為此,交通部應該要制定合理的駕車時間。違反《公路法》及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》 三重客運甚至是雙北地區這五年來,違反《公路法》及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》的國道客運業者第一名,共計違法131次,罰款金額共計117萬9千元,遠超過第二名的大有巴士(71次)。
事後三重客運強調司機沒有過勞,甚至傳出司機有吸毒前科。請交通部拿出魄力,重新檢討對客運業者的補助機制,讓民眾坐車能夠安心,走路能夠放心。